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中草药汇编 > 中药大典 > 种子类 > 芥子
编号:12526934
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
http://www.100md.com 中医养生堂
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
中医本草精华-白芥子

     (《唐本草》)

    【异名】辣菜子(《中药志》)。

    【来源】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。植物形态详"白芥"条。

    【采集】夏末、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,晒干后,打下种子,除去杂质。

    【药材】种子呈圆球形,直径1.1~2.5毫米,较黄芥子为大。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,光滑。在扩大镜下观察,可见细微的网纹及一暗色小点状的种脐。种皮脆薄易压碎,剥去后有薄膜状的胚乳粘着于种皮内表面。胚黄白色,袖质,二子叶相叠,并于中脉处折起呈马鞍状,胚根亦折转而藏于其间。气无,味先觉油样而后微酸,继感辛辣。以个大、饱满、色白、纯净者为佳。

    主产安徽、河南、山东、四川、河北、陕西、山西等地。以安徽、河南产量为大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【化学成分】白芥子含白芥子甙、芥子碱、芥子酶、脂肪、蛋白质及粘液质。白芥子甙经芥子酶水解,产生异硫氰酸对羟基苄酯(白芥子油),酸性硫酸芥子碱及葡萄糖。酸性硫酸芥子碱经碱性水解可生成芥子酸和胆碱

    【炮制】炒白芥子:原药簸尽杂质,炒至深黄色,微有香气即得。

    【性味】辛,温。

    ①《品汇精要》:"味辛,性温,无毒。"

    ②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"辛,热。"

    ③《本经逢原》:"辛,温,微毒。"

    【归经】入肺、胃经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①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"入肺、胃二经。"

    ②《本草新编》:"入肝、脾、肺、胃、心与包络之经。"

    【功用主治】利气豁痰,温中散寒,通络止痛。治痰饮咳喘,胸胁胀满疼痛,反胃呕吐,中风不语,肢体痹痛麻木,脚气,阴疽,肿毒,跌打肿痛。

    ①《别录》:"发汗,主胸膈痰冷上气,面口黄赤。又醋研敷射工毒。"

    ②陶弘景:"御恶气暴风,毒肿流四肢疼痛。"

    ③孙思邀:"治咳嗽胸胁支满,上气多唾者,每日温酒吞下七粒。"

    ④《医学入门》:"利胸膈痰,止翻胃吐食,痰嗽上气,中风不语,面目色黄,安五脏,止夜多小便。又治扑损瘀血。"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⑤《纲目》:"利气豁痰,除寒暖中,散肿止痛。治喘嗽反胃,痹木脚气,筋骨腰节诸痛。"

    ⑥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捣烂如泥,外用作皮肤刺激引赤药。"

    ⑦《药材资料汇编》:"功能暖胃,增进食欲,并可为中毒后之催吐剂。"

    ⑧《东北药植志》:"大量用可作..剂。"

    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1~3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
    【宜忌】肺虚咳嗽、阴虚火旺者忌服。

    ①《本草经疏》:"肺经有热,与夫阴虚火炎,咳嗽生痰者,法在所忌。"

    ②《本经逢原》:"多食昏目、泄气、伤精。"
, 百拇医药
    【选方】①治高年咳嗽,气逆痰痞:紫苏子、白芥子、萝卜子。上三味各洗净,微炒,击碎,看何证多,则以所主者为君,余次之。每剂不过三钱,用生绢小袋盛之,煮作汤饮。(《韩氏医通》三子养亲汤)

    ②治风湿涎痰,结成痞块:外用白芥子为末,醋凋敷患上。内用白芥子为末,神曲打糊丸梧子大。每服三钱,清晨参枣汤下。(《方脉正宗》)

    ③治翻胃,吐食上气,及羸弱不欲动:白芥子,晒干,为末,酒服方寸匕。(《普济方》)

    ④治伤寒后,肺中风冷,失音不语:白芥子五合(研碎)。用酒煮令半热,带热包裹熨项颈周延,冷则易之。(《圣济总录》芥子酒熨方)

    ⑤治臂痛牵引背胛,或辍或作,由荣卫循行失度,痰滞经络,或似瘫痪:真白芥子、木鳖子各三两(麸炒),没药(另研)、桂心、木香各半两。上为末,每服一钱,温酒下。(《妇人良方》白芥子散)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⑥治风湿脚气肿疼无力:白芥子、芸薹子、蓖麻子、木鳖子(去壳)、白胶香各一两,胡桃五枚(去壳)。上六味,一处捣三千杵,成膏。每用皂子大,摩疼处。(《圣济总录》芥子膏)

    ⑦治肿毒初起:白芥子末醋调涂之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)

    ⑧治小儿乳癖:白芥子研末水调,摊膏贴之,以平为期。(《本草权度》)

    ⑨治牙痛:白芥子、舶上莎罗、芸薹子各一两。捣细罗为散。每用一字,如患左边疼,即吹右鼻中,如患右边,即吹左鼻中,仍先净洗鼻中,吹药。(《圣惠方》白芥子吹鼻散)

    【临床应用】①治疗慢性气管炎

    用10%或20%的白芥于注射液行穴位注射。每次选2~3穴,每穴注射0.5~1毫升,每日1次,7~10天为一疗程。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~4天。再行第二个疗程。取穴:喘息型以膻中、定喘、肺俞、天突为主,单纯型以天突、中腑、肺俞为主。交替应用。149例患者经1~2疗程,其中单纯型70例,临床治愈10例,显效19例,好转24例,无效17例,总有效率为75.7%;喘息型79例,临床治愈11例,显效29例,好转27例,无效12例,总有效率84.9%。另据157例哮喘型患者的观察结果,有效率为75.8%,显效率为35%。本药对慢性气管炎主要症状和体征的消减都有一定的作用,但从见效的快慢和好转的程度来看,以平喘作用较好,多数患者治疗后痰易吐出,随之气喘明显减轻,以后咳嗽逐步减轻,但无明显消炎作用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②治疗膝部肿痛

    取白芥子(或黑色芥菜子)2两研末,用烧酒或黄酒调成糊状,包敷患处,干了就换,以局部发泡为度。治疗两例,均有效。

    【性味与功效】 味辛,性温。功效:蠲饮化水,祛痰消肿。

    【传统应用】

    主治寒痰白沫,痰饮壅积,胸满胁痛,咳嗽气逆,以及痰核流注,关节疼痛,鹤膝阴疽等病症。

    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:①三子养亲汤(《韩氏医通》):炙苏子、白芥子、莱菔子,治疗咳嗽气逆,痰多白沫。②白芥子散:白芥子、木鳖子、没药、桂心、木香,治疗臂痛牵引背胛。③验方(《方脉正宗》):白芥子,研末,醋调敷;白芥子、神曲,研末,内服。治疗风湿涎痰,结成痞块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在治疗胸水腹水的控涎丹中,外敷哮喘的白芥子甘遂饼中,治疗阴疽鹤膝风的阳和汤中,均有白芥子。

    【主要成分】

    主要含硫苷类成分。

    【药理作用】 (一)抑制炎性渗出

    白芥子苷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,抑制炎性渗出,使浆膜滑膜肺泡壁血管之炎性渗出减少和重吸收。白芥子尚有镇咳作用。

    (二)增加腺体分泌

    白芥子粉小量内服可使唾液分泌,胃液和胰液增加,大量可引起呕吐。

    (三)皮肤刺激

, 百拇医药     白芥子油外敷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,使局部充血、发疱、温度上升。芥子苷本身无刺激作用,遇水后在芥子酶的作用下,水解产生挥发油而具有刺激作用,并有强烈的刺鼻辛辣味。

    (四)抑制甲状腺功能

    大鼠连续灌服白芥子水煎剂5天,甲状腺131 l吸收率明显降低。动物长期喂饲芥属植物可使甲状腺肿大,可能是甲状腺受抑制而功能低下引起的肥大。

    三子养亲汤能抑制甲状腺吸碘率,本药是该方这一作用最强的中药。苏子也有抑制甲状腺功能的作用。莱菔子无此作用。

    【临床应用】 1.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多咳嗽。

    2.治疗胸膜炎胸腔积液。

    3.治疗膝骨关节炎滑囊积液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4.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、甲状腺结节。

    5.治疗慢性炎症性淋巴结肿大。

    【剂量与用法】

    药典剂量:3~9g。

    临床常用剂量:3~12g。

    大剂量:不宜大剂量使用。

    使用方法:水煎服,研末或入丸、散吞服,浸酒内服,外敷。

    【临床体会】

    (一)豁痰蠲饮的意思

    古人称白芥子具有豁痰利气功效,“能祛皮里膜外之痰,有推墙倒壁之功。” 这里有两个名词要先解释一下。其一,豁痰利气是什么意思?豁是去除和开通的意思。豁痰就是通利去除痰液的方法。利气是痰液去除后肺气得以通利的意思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其二,皮里膜外之痰是什么痰,在什么部位?古人对解剖的认识尚处于比较宏观而粗疏的阶段。痰有痰饮、痰湿、痰核等概念。痰饮可以理解为胸腔、腹腔等部位的积液。痰湿是指呼吸道和消化道过多的分泌液。痰核是指皮下的结节、淋巴结肿大。这些都可称为皮里膜外之痰。推墙倒壁是形容其药力较强的意思。

    (二)化痰液的优势

    白芥子温化痰饮,能去除的痰包括:①慢性肺间质炎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、肺水肿的泡沫状痰;②胸腔积液、心包积液,对腹水也有效;③关节腔积液。本药化痰确有优势。

    本品能抑制肺泡和细支气管的渗出,改善微循环,因而能明显减少肺水肿之泡沫痰。

    本药能抑制浆膜、滑膜微血管的渗出,改善浆膜壁的微循环,使积液重吸收。胸腔、心包、关节腔是封闭的,积液除了抽取以外,是没有出路的。古人观察到白芥子能蠲除化去饮邪。实际上这是重吸收,而不是通过利尿和抽取的方法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蠲饮药除白芥子外,尚有葶苈子、桑白皮、桂枝等,常与其同用。

    治疗积液是对症处理,对于原发疾病当然必须同时有效地治疗。

    (三)具体疾病积液的治疗

    1.红斑狼疮、硬皮病常有浆膜炎而有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,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能促进吸收。如在用中药控制疾病的同时,加用白芥子、葶苈子、桑白皮、桂枝等用,也能较快地使积液吸收,如与皮质激素同用,更能增效。

    2.对结核性胸膜炎,在抗痨的同时,用白芥子等蠲饮中药,能加速积液吸收,并且很少留下胸膜粘连的后遗症。

    3.恶性肿瘤引起的胸水,用白芥子等蠲饮中药,能控制和减缓积液的增长速度。对恶性程度不太高的癌症,在综合治疗基础上,即使胸水不能完全吸收,也有可能使病人带瘤带水长期存活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4.对其他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,白芥子等蠲饮中药也能协助治疗,使积液减少或重吸收。

    5.对腹腔和盆腔积液,在利尿的同时,加入白芥子等蠲饮中药,能增加疗效。 膝关节腔滑囊积液在中医也属于饮证,也是白芥子等的适应证。

    (四)治疗膝关节腔积液

    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、膝关节滑囊炎会产生肿胀积液,这相当于古代记载的鹤膝风。古方阳和汤就是治疗阴疽和鹤膝风的。其中就有白芥子与鹿角霜、肉桂、炮姜等同用,这些药至今还在使用,对于膝关节腔积液的重吸收是有效的方法。如果感到药性太热,熟地黄可改为生地黄,再加一些清热化湿药以平衡。用活血化饮的中药泥外敷也有助于消肿,并使积液吸收。

    浆膜滑膜积液大多是炎症或癌症引起的,时间一长,就会有大量的纤维蛋白沉淀下来,使浆膜滑膜壁增厚粘连,积液包裹,很难吸收。所以,中医中药只能治疗早期的、轻症的积液,穿刺抽液或腔内用药可以结合起来治疗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(五)对痰液的治疗

    慢性肺间质炎、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、肺心病、肺水肿,肺泡和末端细支气管有大量的渗出液,并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,清晨有大量的白色泡沫状痰,有细丝相连,咳嗽气喘,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,肺有寒饮,精华流失,即《金匮》中痰饮病之一的支饮。这种病情抗生素和西药化痰镇咳药常常无效,而是三子养亲汤和苓桂术甘汤的适应证。

    (六)三子养亲汤哪味药是君药?

    中医对于三子养亲汤的君药有不同的意见。《韩氏医通》和《本草纲目》是以白芥子为君药,这是正确的。三药中去掉二药,只用单味白芥子,也是有效的。因为三药中只有白芥子能化去泡沫痰,痰化去了,气急也随之而缓和了。莱菔子能加强化痰功效。

    有些书上是以炙苏子为君药。但是用单味炙苏子,只能降气平喘,化不了痰的,只能治疗没有泡沫痰的气喘。对慢性支气管炎痰多的病人,是不能解决问题的,所以苏子应为臣药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如果治疗气喘为主,痰不多,炙苏子有扩管平喘作用,可作为君药。但对于气喘病人,炙苏子降气平喘又会感到药力不足。炙苏子30g还不足以能够平喘。三子养亲汤整方应以化痰为主,平喘为辅。

    肺癌引起的泡沫痰白芥子也有效。

    (七)白芥子泥外敷

    白芥子泥背部穴位外敷,古代早已有之。现代流行的冬病夏治,用白芥子、甘遂、沉香等共研末,制成饼状,三伏天于肺俞等穴位外敷,治疗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,我院已经开展了30多年,1万多病例,疗效是比较好的。尤其是坚持连续3~5年的病人是能明显改善或治愈的。

    有些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和肺炎的病人,用抗生素控制后,肺部的哕音长期不消失,说明慢性炎症尚没有完全消除,继续使用抗生素常没有效果。肺科医生提出这些啰音是消失不了的。但服用中药健脾润肺,温化痰湿,如黄芪、白术、半夏、紫菀、葶苈子、白芥子等,并用白芥子泥背部外敷,可协助炎症吸收,从而使许多病人的哕音消除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白芥子泥外敷有刺激性,外敷时要多隔几层纱布。芥子油通过皮肤吸收,能使皮肤红肿、起疱、发痒。这是局部的过敏,要立即将外敷药去掉,约一星期左右能自行恢复。外敷时间过长,则局部红肿、水疱不易恢复。

    【副作用】 (一)传统文献

    《本草纲目》:无毒。

    (二)毒理试验

    1·LD50 : 芥子油小鼠、大鼠灌服的LD50为134mg/kg和128mg/kg。腹腔注射的LD50为76~107mg/kg和72mg/kg。

    2·毒性反应 :白芥子有强的刺激作用,内服过量会引起呕吐,外敷局部有刺激性,时间过长会引起红肿、水疱,而且恢复很慢。芥子末误入眼睛,会引起结膜水肿。 说明有一定的毒副反应。

    (三)临床观察

    无毒。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。长期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。

    本品性味辛温,只宜用于寒证,阴虚内热者服之很不适服。超过15g,会有胃不适、恶心,甚至呕吐等刺激反应。

    对于没有白痰、没有积液的病人,一般不宜使用。对红肿热痛辨证为阳证、热证者不宜内服和外敷。, http://www.100md.com